每天都睡 7-8 小時,卻還是覺得累?可能是因為您的「深層睡眠」不足!
深層睡眠是人體恢復能量、修復、強化記憶的關鍵階段。
想像它是「睡眠中的充電模式」,但如果沒進入這個階段,就算睡再久,還是容易疲憊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什麼是深層睡眠?
一個睡眠週期大約是90分鐘,其中可以分為共四個階段,由淺睡→深一點的淺睡→熟睡→漸漸再轉為淺睡→做夢
「非快速動眼期(NREM)」,這可以讓身體放鬆休息。
「快速動眼期(REM)」,這可以進行情緒的處理和記憶儲存。
其中深層睡眠屬於 NREM 的第三、四階段,也稱為「慢波睡眠(SWS, Slow-Wave Sleep)」。
在這個階段,身體會進行:
✅ 修復肌肉與組織,幫助身體恢復
✅ 強化免疫系統,降低生病風險
✅ 增強記憶力與學習能力,大腦會整理當天的資訊
✅ 分泌生長激素,促進身體修復與發育(對兒童與運動員特別重要)
✅ 降低壓力與情緒調節,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
但如果您的深層睡眠時間過短,就可能會出現 睡醒還是累、容易感冒、記憶力下降、情緒不穩 等問題。
深層睡眠應佔多少比例?
根據研究,健康的成年人應該有 20-25% 的睡眠時間處於深層睡眠。
但隨著年齡增長,深層睡眠時間會自然減少。
🔹 孩童(3-12 歲):約 30-40% 深層睡眠
🔹 青少年與成年人(13-40 歲):約 20-25% 深層睡眠
🔹 中老年人(40 歲以上):深層睡眠可能降至 10-15%
如果您的深層睡眠低於這個範圍,就需要調整作息與睡眠習慣!
影響深層睡眠的常見問題與疾病
1.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
打鼾、呼吸中斷會降低深層睡眠時間,導致白天疲倦。
2.焦慮與壓力
壓力過高會抑制深層睡眠,讓您更容易淺眠、夜醒。
3.咖啡因與酒精攝取
睡前喝酒雖然能助眠,但會干擾深層睡眠,容易半夜醒來。
4.睡眠環境不佳
過亮、太吵或不適當的床墊、枕頭,會影響進入深層睡眠的時間。
5招提升深層睡眠,讓您睡得更好
1. 規律作息,建立生理時鐘
人體有自己的「生理時鐘」,固定時間睡覺、起床,能幫助身體更快進入深層睡眠。
📌 建議: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,避免假日狂睡補眠,反而打亂時鐘!
2. 睡前放鬆,降低壓力
壓力過大會影響睡眠,讓大腦無法進入深層睡眠狀態。
📌 建議
✅ 睡前 30 分鐘遠離手機、電腦,避免藍光干擾
✅ 可嘗試冥想、深呼吸或泡熱水澡,幫助身體放鬆
3.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
睡眠環境對深層睡眠影響很大!
📌 建議
✅ 調整室溫至 18-22°C,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睡眠
✅ 使用遮光窗簾,避免光線影響褪黑激素分泌
✅ 選擇合適的床墊與枕頭,支撐頸椎減少不適
4. 補充助眠營養素
某些營養素能幫助大腦放鬆,提升深層睡眠時間。
📌 推薦營養素
✔ 色胺酸(Tryptophan)
有助於製造褪黑激素,可從香蕉、牛奶、堅果中攝取
✔ 鎂(Magnesium)
放鬆神經與肌肉,減少夜間驚醒,可從綠葉蔬菜、黑巧克力獲得
✔ GABA(γ-胺基丁酸)
幫助大腦進入放鬆狀態,提升睡眠深度
5. 避免影響深層睡眠的習慣
有些行為會降低深層睡眠時間,記得避開!
📌 這些習慣要避免
❌ 睡前喝咖啡、酒精或含糖飲料
❌ 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視,影響大腦進入休息模式
❌ 睡前吃太飽,腸胃消化不良影響睡眠品質
藏鏡藥師:睡得好,比睡得久更重要!
許多人以為「睡滿 8 小時」就等於睡眠充足,但真正的關鍵是 深層睡眠時間夠不夠!
想要讓自己睡得更好,記得這 5 個方法
🔹 固定作息,讓生理時鐘穩定
🔹 睡前放鬆,減少壓力與焦慮
🔹 打造適合睡眠的環境
🔹 補充助眠營養素,讓大腦更容易放鬆
🔹 避開影響睡眠的習慣,提高深層睡眠時間
現在就開始調整睡眠習慣,讓自己真正睡得好,擁有滿滿精神與活力吧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