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諾羅病毒疫情嚴峻!
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,2025年第4週(1月19日至1月25日)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達到242,589人,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。
其中,諾羅病毒為主要致病原因。
什麼是諾羅病毒?
諾羅病毒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,主要引起急性腸胃炎。
感染後可能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發燒等症狀,一般潛伏期為24至48小時,症狀通常持續1至3天。
諾羅病毒的傳播途徑
諾羅病毒極易傳播,人是唯一的帶病毒者
主要透過以下方式感染:
-
食物與水污染: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,特別是未經煮熟的海鮮。
-
人際接觸:與感染者直接接觸,或觸摸其嘔吐物、糞便後未洗手。
-
環境污染: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天,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易感染。
台灣諾羅病毒疫情最新變異株
2024年起,台灣流行的諾羅病毒株從過去的GII.4型變為GII.17型。
此變異株曾在2015至2016年引發大流行,該型別已經8年未於國內流行,亦有基因重組變異可能性,多數民眾可能因為缺乏免疫力,導致今年疫情更為嚴峻。
如何預防諾羅病毒感染?
諾羅病毒最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途徑,
所以防止飛沫傳染的口罩,對於諾羅病毒的預防效果不大,勤洗手、保持衛生才是最重要的!
注意:酒精對諾羅病毒的殺傷力有限
諾羅病毒外殼為無包膜結構,對酒精較具抗性,因此酒精消毒效果不佳。
研究顯示,使用含氯漂白水(1000-5000ppm次氯酸鈉)的消毒液更有效去除諾羅病毒。
為降低感染風險,建議採取以下措施:
✅ 勤洗手:使用肥皂與清水搓洗至少20秒,特別是在如廁後、用餐前。
✅ 食物安全:避免生食,確保食物充分加熱,防止生熟交叉污染。
✅ 環境消毒: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常接觸的物品與區域。
✅ 避免接觸感染者:如家人確診,應加強隔離,避免共用餐具與毛巾。
✅ 生病時請在家休息:減少外出,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。
諾羅病毒感染後該怎麼辦?
若不幸感染諾羅病毒,應採取以下應對方式:
1️⃣ 補充水分:避免脫水,可飲用電解質飲料、米湯、稀釋果汁等。
2️⃣ 避免刺激性食物:少吃油膩、生冷或乳製品,以減少腸胃負擔。
3️⃣ 適當用藥:
-
止瀉藥:不建議使用,避免影響病毒排出。
-
退燒止痛:若有發燒或不適,可依醫師或藥師建議使用相關退燒藥物。
4️⃣ 就醫時機:
-
若出現嚴重脫水(口乾、尿少、眼窩凹陷)
-
持續嘔吐或腹瀉超過48小時
-
高燒不退或意識混亂
若出現以上症狀需立即就醫,以防病情惡化。
藏鏡藥師提醒您
諾羅病毒來勢洶洶,唯有提升個人衛生習慣、確保食物安全,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
如果不幸感染,應注意補充水分、飲食調整,並在必要時就醫治療。
💡 轉發分享,讓更多人知道如何預防與應對諾羅病毒!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