純天然!增加睪固酮最佳妙方,您不可不知!

常有加入 Line@truehealth 的好友,詢問True Health團隊,有什麼補充品可以幫助增加睪固酮分泌呢?

 

男性眾多的荷爾蒙裡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~睪固酮了。

有報告顯示,三十歲後的男性,睪固酮濃度會以每10年10%的速度減少。睪固酮減少代表著合成肌肉的效率也下降了,身體裡的雌激素會因為睪固酮的降低而升高,讓脂肪變得容易堆積。

猜的沒錯,中年肥胖就是這樣來的!

所以若要維持強壯的身體,不想中年胖的話,說甚麼都得讓體內的睪固酮濃度維持在一定狀態。

 

睪固酮的重要大家都知道,但是您知道嗎,除了吃什麼補充,『睡好睡滿』才是分泌睪固酮的王道。

 

True Health諮詢藥師表示:是的,睡飽,對於睪固酮分泌一定有幫忙。
睪固酮對於生理上的好處包括:

  • 使體脂肪的比率與分布改變
  • 增加肌肉的質量與強度
  • 促進紅血球製造
  • 調節男性生殖功能
  • 維持骨密度
  • 刺激毛髮生長

…等,同時也會影響情緒,所以睪固酮濃度太低的時候容易:

  • 提不起勁
  • 鬱悶
  • 喪失性慾

過高時則容易:

  • 衝動
  • 出現攻擊性傾向

…等行為。

 

想要把睪固酮的濃度一直維持在高高狀態嗎?

那維持睪固酮濃度的基本條件,您一定不能不知道,基本條件即是:睡眠飲食運動的三方向。

睡眠,影響著瘦體素、皮質醇、飢餓素、生長激素…等種種激素的分泌,其中,眠品質的好壞也會影響睪固酮的分泌唷。

有研究發現,該睡不睡一星期內,會使一個健康的男性睪固酮濃度大大的減低,醫學上低於300 ng/dl就是不足了,而且若真的低於這個數值,就應該思考是否接受治療了。

該實驗的受試者為一群健康男人,研究員讓每個人都帶著手挽監測器紀錄睡眠的時間,並在一大早剛醒來的時候測量睪固酮的濃度。

結果發現,睡了4小時候的睪固酮濃度是 200-300ng/dl。而睡了8小時後,濃度會升高至大約500-700 ng/dl 。結果就是說,睡的越多,身體就會產生更多的睪固酮。

 

而另一項受試者為531名健康男性的實驗結果也是類似,睡了4小時的人比睡8小時的人,少了約60%的睪固酮濃度。研究人員發現,其實除了增加睡眠的時間,還可以經由睡眠品質的提高來使睪固酮的濃度增加唷,例如

  1. 讓睡眠環境完全的黑暗

你知道連手機那一點點點的光線,都會使松果體分泌退黑激素,所以,就連小夜燈都不要有是最好的。

  1. 把所有的網絡和Wi-Fi熱點通通關掉

電磁波的頻率會降低睡眠品質,這是有實驗根據的。

  1. 在白天時運動訓練

研究發現,日常多動一動或增加訓練,可以明顯的把睡眠品質提高。

  1. 上床睡較前遠離電子產品,最好通通都不要使用

多數電子產品螢幕的“藍燈”會使松果體的能力減少生產褪黑激素。

  1. 在睡覺前的兩個小時吃些簡單的碳水化合物

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產生胰島素,剛吃完時會覺得好有精神,但隨著胰島素慢慢下降後,會變得更好睡唷。

  1. 睡前補充優質的蛋白質

補充一些如Tryptophan(色氨酸)的氨基酸,讓大腦增加生產褪黑激素,從而提高睡眠品質。

 

 

True Health健康小編關心您

其實,改變生活型態也可以幫助睪固酮自行生成:

  1. 飲食均衡
  • 蛋白質可促進升糖素和肌肉生成的激素,這兩項激素是讓睪固酮分泌的重要因子,所以,吃進夠量的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。
  • 多吃高纖維的蔬菜,日常生活中養成低GI飲食的好習慣,減少純糖類和澱粉(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)食物的攝取,因為這兩種食物會造成胰島素和可體松的上升,而且會影響睪固酮的分泌。
  • 低脂飲食會使睪固酮分泌下降,高蛋白、適量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飲食,可幫助睪固酮的分泌提高。
  1. 維持良好運動習慣

不管是運動的不夠或過度,都可能讓睪固酮的水平降低。所以睪固酮水平高低的關鍵取決於運動持續的時間、強度和頻繁度。

  1. 睡飽真的很重要

晚上盡量用力的睡滿八個小時,才可以使睪固酮大量的分泌。切記!!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間,是身體在休息的時後!

 

延伸閱讀

男性不老的秘訣!睪固酮?
男人們打起精神!!讓你睪固酮高高在上的小祕訣
生酮飲食可以減脂?小心你的性荷爾蒙!
低碳水化合物飲食!! 當心睪固酮低下!
重訓不可不知的秘密 皮質醇
學會低GI飲食 快樂減重不挨餓
別傻了 研究顯示 這種飲食法不瘦反傷身

 

*各類食物GI指數和飲食熱量的隨身圖表,您可以儲存在手機中,方便在用餐時可以參考,邀請您加入True Health Line,並索取圖表。

*也邀請您加入True Health Line好友和True Health臉書粉絲團,透過Line和臉書粉絲團,True Health會與您分享最新的健康資訊。

 

參考資料
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7520786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9684340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15195201
http://jama.jamanetwork.com/article.aspx?articleid=412611